台灣鼠類計有7屬13種,其中危害農作物的野鼠以月鼠(Mus formosanus)、赤背條鼠(Apodemus agrarius)、小黃腹鼠(Rattus iosea)、溝鼠(Rattus norvegicus)及鬼鼠(Bandicota inica)等五種為主。
至於在倉庫及住宅環境出現的鼠類,則以溝鼠、家鼠(Mus rattus)及家蹊鼠(Mus musculus)等三種為主。靠近農田或山區之倉庫及住宅間的鼠類,事實上常在二種棲地間相互移棲,實無嚴格界線可劃分。
其餘6種為高山產鼠類,分別為高山田鼠(Microtus kikuchii)、台灣天鵝絨鼠(Eothenomys melanogaster)、台灣森鼠(Apodemus semotus)、巢鼠(Mictomys minutus)、刺鼠(Rattus coxinga)及高山白腹鼠(Rattus culturatus)。
鼠類走過之處,常會留下許多足跡徵狀,這些徵狀的存在,常可做為決定鼠種及危害程度的依據。
對植物的影響
甘蔗、甘藷、水稻、玉米、花生、穀類、番茄、鳳梨、蔬 菜等皆為鼠類危害的主要對象。危害甘蔗時,可直接嚙食蔗芽、幼蔗、蔗莖及地下部,造成甘蔗嚴重損失。在水稻則依稻齡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危害,於水稻播種後, 即開始盜食種子,秧苗期則嚙斷秧苗根部或心部,至插秧後的分蘗期,這種危害尤為嚴重,在孕穗期,則直接嚙食穀粒。鼠類對於幼小的甘藷及花生,很少造成危 害,但在甘藷塊根生成或花生結實後,即開始取食危害。對玉米危害,一般是在成穗後,爬上莖桿吃食穗粒。對於鳳梨,為直接咬食果肉或咬斷植株造成損害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eb.tari.gov.tw/techcd/%E5%85%B6%E4%BB%96/%E6%9C%89%E5%AE%B3%E5%8B%
95%E7%89%A9/%E9%BC%A0%E9%A1%9E%E7%B0%A1%E4%BB%8B.HTM